SEARCH
BACK

如何應對寒冷

如何應對寒冷

了解你的身體

人體需要維持攝氏37度左右的體溫才能正常運作,我們因應氣候變化的方式有兩種:

行為上,有意識的反應,例如多穿衣服或活動肌肉;生理上,無意識(非自主性)的反應,例如調節血液流動、發抖或流汗。

手腳冰冷

身體會將血液往核心部位的主要器官和頭部集中,因此手腳冰冷就是開始失溫的第一個徵兆:你的身體為了不讓主要器官失溫,已經開始減少流向肢體末稍的血流量,這樣一來就提高了凍傷的風險。

流汗

流汗是身體過熱的正常反應,是身體的「降溫劑」。氣候溫暖的時候,這是保持體溫平衡的重要機制,但是寒冷的時候卻可能不幸造成危險。

Greenland有這麼一句話:「流汗就完蛋了。」這句話或許有點誇張,但是卻點出一個重點:只要有水氣介入,就有凍傷的可能性,就算在零度以上也未必能倖免。

發抖

發抖是失溫的另一個重要生理反應,身體藉由非自主性的急速肌肉收縮來產生熱能。如果已經開始發抖就很難正常活動,嚴重的話可能導致失溫症。

失溫

「失溫」是核心體溫大幅低於正常體溫的狀態,當身體濕掉或被強風吹拂,或者必須坐著不動或躺很久,都有可能發生失溫的情況。人體的核心體溫只要出現一點小小的變化,身體都會做出反應。人體休息時的正常體溫大約是攝氏37.5度,當體溫降到35度時,身體就會開始顫抖,這時很難控制自己的肌肉,理性思考的能力和專注力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失溫狀態持續下去,顫抖的症狀會減弱然後完全停止,這時會開始失去感受、變得麻木,無法理性思考。體溫一但降到30度以下,人失去意識時,有時很難判斷是否還有呼吸和心跳。遇到這樣的情況要非常小心處理,必須尋求專業的醫療照護。

凍傷

當特定身體部位的溫度降至 37°C 以下時,首先會受到影響的器官就是遠離核心的部位,例如臉頰、鼻子、手指和腳趾。

凍傷有可能是表面的,也可能是深層的,表面凍傷的症狀是皮膚冰冷蒼白,會有輕微的刺痛,然後慢慢失去知覺;深層凍傷的後果可能不堪設想,甚至造成身體組織長期受損。然而凍傷的人往往因為疲於應付惡劣天氣或其他壓力而沒感覺到疼痛,因此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訊。

如何預防寒害

最重要的是確保吃飽喝足,保持身體乾爽,並藉由衣服的穿脫調節生理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天氣。與寒冷相關的病徵難以自我察覺,與你的夥伴互相關切,觀察彼此的膚色變化、是否出現過度顫抖或是不合理的行為。

疑似凍傷時的措施

尋找可以遮蔽風雪的掩護,例如進入樹林;繼續行進,例如踏著積雪不停地走,是很棒的取暖方式;多加一層衣服,喝點溫熱的甜品,讓患部保持溫暖直到恢復知覺、血色和活動力,這樣通常需要花費20-30分鐘。

暴露在外的部分可以用肌膚互相取暖,但是注意不要來回摩擦。如果臉頰凍僵了可以用手取暖,手凍僵了可以放到自己的腋下取暖,腳凍僵了可以放到夥伴的腋下取暖。

如果上述方法都已經試過,過了20到30分鐘後仍然沒有知覺和血色,也無法活動,那麼凍傷已經很嚴重了。深層凍傷必須尋求醫療照護,大範圍的表面凍傷也可能提高失溫的風險。